2012年09期  
      读死经典
《颜氏家训》:中国式家教的典范
陆春祥

 

周作人最喜欢读古人家训这一类的东西,因为一个人做文章,要时刻注意,这是给自己的子女去看去照着做的,这样写出来的无论平和或激烈,那才够得上算诚实,说话负责任。

  “虎妈”。“狼爸”。中国的家教真是五花八门。家教的道路千万条,教好了子女才是硬道理。南北朝家教高手,颜之推先生,七卷家训,卷卷有名,二十篇文字,篇篇有声。现在读来,仍然不失为中国式家教的好范本。

 

壹 夜晚发现清晨的错误

 

  孩子们啊,咱家的教风向来是非常严格的。我九岁以前的事现在还历历在目。我跟随两位兄长读书,早晚都要侍奉父母。说话要谨慎,声音要平和,举止要端正,神色要平和,总原则就是,恭敬有礼,待人大方。不瞒你们说,我去见父母,压力山大,就像朝见尊严的君王一样。而我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也是极其有度,优雅勉励,谆谆善诱,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我们延伸自己的爱好特长。

  不幸的是,九岁的时候,我父母都去世了,是我的兄长抚养教育了我。兄长毕竟不是父母,虽极尽辛劳,仁爱有加,但威严缺少,于是导致了我一些不好的习气,自以为读书甚好,又受社会的不良影响,欲望于是放纵,言语于是轻率,还流里流气,不修边幅。到了十八九岁,在外人眼里,我已经算比较优秀了,但仍然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二十岁以后,大的过错才较少发生,但还经常口是心非,常常是,夜晚才发现清晨的错误,今日才悔恨昨日犯下的过失。因此,到现在,我还不断感叹,教育真是非常重要啊。

  所以,我写的这些训条,其实都是我自己亲身的体会和教训,希望你们以及你们的子孙,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以我的经验而言,教育子女的原则有三方面要加以重视。

  第一,从小教育,终身教育。

  人是一定要教育的,不教就不知,从小教育的道理大家都懂的。古时候的圣贤,他们都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就要单独另住,眼睛不能邪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这都是为了给未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啊。孩子还在幼儿时,就要给他们讲孝、仁、礼、义,引导他们学习,这都是因为孩子还小,脑子里什么都没有,要将这些好的善的东西灌输进去。

  大家想一想,等子女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后再去制止,为时就已晚了,即使把子女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树立起父母的威信。而且,对子女的愤怒与日俱增,招来的却是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时,注定会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

  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因为人非圣贤,在工作和学习中肯定要犯错误的,因此,终身教育也是个很重要的话题。不要以为你们长大成人了,就翅膀硬了,就什么事情都会做对了。大错!我给你们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吧。一个是大司马王僧辩的故事,他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统率三千人的将军了,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他的老母亲仍然会用棍棒教训他,正是因为有母亲这样的督导,他才会功成名就。另一个是梁元帝时有位学士,很有才华,但自小就受到父亲宠爱,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广为宣传,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若有一件事做错了,他父亲便千方百计替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悄悄改正。这个学士成年后,他的所作所为大家可想而知,最后因为说话不检点,得罪了将官,被人杀死,把他的肠子抽出来,血被涂在战鼓上!

  陆春祥忽然想起孟子那位伟大的妈妈来。老人家三迁的故事就不说了。只是说,孟子如此有成就,长大后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

  《韩诗外传》卷九有这样的文字: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呼?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独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看来,古人比我们要有礼节。人在室内,外边来人,不敲门就直接推门闯入,这在古代被认作不懂礼貌的行为。孟子想要离婚,他的理由是他老婆没礼貌,这里的“踞”,大概是张开两腿坐在床边的意思。这个坐相,对孟子来说,真是太没有教养了!这样没教养的老婆不离婚干什么?然而,孟老妈明察秋毫,你如何看见的?孟子不打自招,原来是他自己没礼貌,进屋不先打招呼,推门而入,看到老婆坐相不端正就认为无礼。想想看,谁还没有个内外有别嘛!

  孟子的例子我认为非常恰当,它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终身教育非常重要;二是家教和礼节无处不在。

  前两天,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北野先生的一篇微叙事《和田》,文章大意是这样的:1985年的秋天,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的于田县英巴格乡,作者看到一97岁的白胡须老翁,在他家门前的无花果树下很伤心,作者就问:是谁惹您如此伤心呢?老人停止抽泣说:没有人惹我伤心,是我惹了我妈妈伤心,她刚刚打了我一顿,因为今天早上我偷吃了她藏在屋顶的蜂蜜。作者请求拜见老人的母亲。花白的头发上还扎着小辫子,113岁的世纪母亲,看到儿子领回了客人,很高兴,一边为客人煮茶,一边还不断诉说:我的这个巴郞子,从小就不听话,现在如果不打他,将来就管不住了——!

  这样温暖而又幽默的情景,如果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都要让人怀疑。然而,抛开所有情节外的因素,单就教育讲,真的是终身教育的活生生案例。

  第二,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太轻率,要有爱,但不可以太简慢。

  说实话,过分亲昵不是什么好事情。《礼记》中说,绝大多数有身份的读书人,他们父子间都是分室而居的,长辈身体不好,晚辈照料,长辈平时起床后,晚辈来收拾料理,这都是礼节。

  第三,喜爱自己的孩子,但要做到公平。

  一个孩子无所谓,但几个孩子,就会有公平问题。不是有这样的话吗?只要有两个人在,就会有政治问题,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孩子之间的公平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出大事情的。共段叔的死,其实是他母亲过分溺爱造成的,赵王如意的被毒杀,其实也是他父亲刘邦促成的。

  承接前面的主要话题,夜晚发现清晨的错误,颜先生很自责,为什么清晨的错误要到夜晚才发现呢?显然有点迟了嘛。清晨的错误如果能在清晨就发现那该多好啊?!其实,颜先生只不过是作了强调而已,荀子的“吾日三省”老早就成为至理名言了,要将这样的话语化为实际的行动,却不知道有多难。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强调内省、自省,为的就是尽量少犯错误。整个西方的启蒙思想精髓,也可以归纳为康德的一句话:人的职责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性。理性第一,感性第二,让理性指挥感性,让理性左右感性,让理性战胜感性!

  不过,有许多人的思维逻辑是,一边认真地自省,一边仍然屡犯,所谓现代人的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也!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贰 君子必慎交友焉

 

  交友这个话题似乎又是老生常谈。

  一般的普遍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打个形象一点的比方是,和善良的人住在一起,就如同进入满是芷草、兰花的屋子,时间久了,自已也会变得芳香四溢;反过来说,如果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会腥臭。

  看来,古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好,我们现在能以吃到鲍鱼为荣,因为贵啊。而那个时候,鲍鱼是一种用盐渍过的鱼,有一种很浓的腥臭味。我的鲍姓师弟,常常向人介绍鲍鱼的鲍,如果和他说了这个鲍鱼的鲍,他恐怕要郁闷了。

  扯远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友呢?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友呢?

  圣人一定是可以做朋友的,但是,圣人太少了。少到什么程度?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这个意思是说,圣贤不是随便就会产生的,那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人是不太可能碰得到可以给我们人生以明确指导的圣贤的。所以,就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善良的人就可以做朋友了,善良是一切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一个人善了,纵然没有多大的本事,也是可以交结的。

  正因为圣贤少,所以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盯着圣贤,那只是立在晴空中标杆。我们必须从脚下的实际做起,从身边做起,因为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实实在在的榜样。

  而人们常常这样认为,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人,尽管他已经成了贤士哲人,但是往往轻慢他,缺少礼貌和尊敬。最典型的要数孔夫子了,你看,他因为住在东边,鲁国当地人,他的老乡们,并不敬重他,只称他为“东家丘”,你们说孔子很有本事,我们怎么没有见识到呢?孔夫子不就是住在我们村东边的那个姓孔名丘的半老头吗?周游列国时,子路找不着大部队了,于是问了田间正在劳动的老人: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孔丘先生?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知道你的老师啊!

  我们是不能怪孔子的乡邻及那鄙视子路的老人的,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人才观,恰恰非常普遍,就是说,人才基本是别处的好,即便是和尚,也是外来的会念经。我们对于外地人才,往往凭着一点风传的名声,也不去考证,人云亦云,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如饥似渴,朝思暮盼,作望眼欲穿状,其实都是为了替自己脸上贴金。

  还有一个事情必须说一下,就是我们如何对待古人。如果从古人那里学到了有用的东西,一定要注明是哪里学来的,这也是一种交友。比如,你陆春祥写的这一组读典笔记,一定是先认真仔细研读了古人原著,从而引发了自已的一些感悟,但一定要注明出处,这并不是你的原创,你只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作一下了望状而已,仅此而已。

  可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不这样,他们会把别人的一个建议,一种美德,说成是自已的,有些有名有权有势的,有时还会组织专门班子,雇佣些人,让他们为自己干活,什么名人传记,什么我的故事,都是枪手所为,但他们毫不知耻。因为枪手的无名,因为枪手的卑微,所以,枪手的一切功绩只能归于那些不知耻者。打个比方说,偷窃人家的金银财宝,是必定要受到刑法处置的,但偷窃人家的功劳而据为己有,却很安全。他们的理由是,我已经支付了你的劳动成本,谁让我这么有名呢?

  如果把注明出处叫做感恩,那么,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叫什么呢?我一下还想不出妥帖的说法。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交友都事关自身的成败。

  我看过许多的反腐新闻,倒下的官员除了大部分有情人这个特点外,好像还有一个特点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老板朋友多。老板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名词,他也是辛辛苦苦自己干出来的,是财富的象征,但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确实有许多肮脏的东西存在。其中之一,就是不择手段的交友。老板们手段不择,可就害苦了一些官员,虽然也是自作自受,但是,赖昌星们的“就怕领导没爱好”确实可怕,杀伤力也极强。官员往往说,我和谁谁关系很铁,天知地知的事,只有你知我知。可是,往往不可靠。一个我认识的厅官,马上退下来了,因为老板朋友而事发,他在廉政教育片里,痛哭流涕,这个不该,那个不该,忏悔的镜头,真是让人同情,和我所有看到的,他在台上严肃而令人尊敬的形象迥然不同。

  因此,即便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交友也是惊若寒蝉。有一种参加饭局的提问法可以充分证明这种紧张程度:请我吃饭?啊,我先问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人参加呢?这个哪些人参加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我是否参加,取决于你请的哪些人,这也可以叫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因为我是科级处级厅级,还要分出正科正处正厅,否则就不对等。这个提问法,其实还有另外的话外音:我们是不能随随便便和别人一起吃饭的,纵然是老板,也要分大中小,知名和无名,否则——这已经是交友之外的另外话题了。

  最有趣的现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们经过三四年的学习,要毕业了,于是互相赠物留念,还带着家长一起谢师,还要将各种奖项制作成精美的简历,去报考著名的小学。而那些著名幼儿园的教师居然很牛逼,什么事都能搞定,因为有家长啊,父母亲不行,找爷爷奶奶,方便得很。

  于是,我就经常问陆地同学,你们以后的资源太强大了,单就同学来说,至少要比我们多了这么多幼儿园的同学。因为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于是很羡慕!

 

叁 不勤学则一辈子受辱

 

  颜先生继续教育着他的子孙后代。

  不管什么时代,人生在世,都要有所专长的。

  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贸易,工匠则关注器械,武夫则练习弓马,文士则要讲究读书。从另一个角度说,父兄你不可能永远依靠,家乡也不可能永远保佑,一朝流离,没人保佑,只有依靠自己了。谚语说的: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还是容易学习的,三五年,只要不是太笨,养家糊口基本还能做得到。技都有这么可贵,更不要说读书了。朝代更替,变化无常,那些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都成了百无一用的蠢材,而那些有学问、有技术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安居乐业。

  所以,你们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睡大觉,什么也不知道!而学习的好处真是太多了,打个比方给你们听,学习好比种树。春天赏玩花朵,秋天收获果实;讲说讨论文章,就好比是春天的花朵;修身利行,就好比秋天收获果实。

  因此,勤学的第一要义是,只要是一个行业里出类拔萃的,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的,牧羊的,都有显达而贤明的先辈。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去博学寻求,成就事业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了!

  第二要把握的是,勤学也要趁早。早教的好处我就不细说了,那个时候学习,脑子里就如同刻录机一般。我七岁的时候,背诵过《鲁灵光殿赋》,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温习一次,还不曾遗忘。可是,二十岁以后背诵的经书,如果一个月不去温习,就很容易荒废。要提醒你们的是,我这个学习要趁早,和孔夫子说的,五十岁开始学易经,是不矛盾的,因为有许多的经典,艰深难懂,不是什么人都能读得懂的,完全理解它们,还要一定的人生积累,所以,夫子才会说五十读易。再一点要明确,趁早学习,和年纪大了才读书也不矛盾的,有的人是小时家贫,读不起书,不要以为成年了还没有开始学习,就认为学习的时机已过,这是很愚蠢的。我的观点是,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来得及,举个极端的例子,曾参七十岁才开始学习,他也终于名闻天下。

  因此,幼年学习就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就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实用性。不是我功利,学习总要有所使用的,否则不学也罢。如果只会清谈,只会拘泥章句,只会背诵师长的言论,你问他一句话,他回答你一百句,如果再问他说话的主旨,他就会张口结舌无所适从,这种博士卖驴的学问,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所以,你们应当利用有效的时间,去广泛阅览那些有用的知识,并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孔夫子说了:学也,禄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好好学习的话,俸禄就在其中了!吃穿不愁还怕什么?

  第四,勤学的毅力。这是坚持下去,或者说是成功的关键。苏秦用锥子刺大腿防瞌睡,孙康借雪地里的光夜读诗书,车胤用袋子搜集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这些故事家喻户晓,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现在,我再给你们说一下朱詹苦学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义阳的朱詹,非常好学,但家境极为贫寒,有时接连数日都无米下锅,就经常呑吃用过的纸来充饥。严寒的冬天没有毡被御寒,只得抱着他们家的狗睡觉。狗也很可怜啊,饿得两肚空瘪,实在忍不住,就跑到别人家去偷东西吃,尽管朱詹大声呼唤,饿急的狗也不再回来,朱詹叫狗的声音,悽悽惨惨,让听到的邻居都极为悲伤。尽管朱詹如此的穷困潦倒,连最忠于他的狗都弃他而去,可他仍然不改初衷,苦学不缀,最后终于成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学士,且官至镇南录参事,连孝元帝都非常敬重他。

  第五,勤学的方法。会不会读书,还有方法问题,成功的人都是勤奋的,但勤奋的不一定都会成功,这其中就有方法问题。《尚书》上说的,只有喜爱提问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礼经》上也说,独自学习而不与朋友共同商榷,便会孤陋寡闻,这里都说到了一些方法问题。从我自身所积累的一些方法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共同切磋,相互启发。学海无涯,一不小心就会闹笑话。江南有一位权贵,读了误本的《蜀都赋》注释,书中把“蹲鸱”解释成“芋”,巧的是,这个“芋”又错写成“羊”,后来有人给他送羊肉,他竟回信说:“谢谢您惠赠的蹲鸱”,满朝官员对此都十分的惊骇,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典故,很久以后才找到出处,也知道是这么回事。试想一下,如果,这位权贵,问问人,切磋一下,就不会有这样的差错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举不完,太多了,这都是不交流沟通引起的。

  援引事例,切忌道听途说。一些士大夫,不肯读书学习,又怕别人把他看成是庸俗浅薄之人,就把一些耳闻之说拿来牵强附会,装饰门面。提起吃饭就说是糊口,谈到钱就说孔方,问所迁之处就讲成楚丘,谈论婚嫁就说是燕尔,提起姓王的人便都称“仲宣”,说到姓刘的人全称为“公干”,若有人问起这些典故的出处和意思,就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了,用到言谈和文章中,常常是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

  举个我亲身碰到的例子。我在益都的时候,有一天,天刚放晴,阳光格外明媚,我和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忽然发现地上有许多个小亮点,就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东西?有一个蜀地的童仆弯腰看了看回答说:这是豆逼呀!大家听了都有些吃惊,不知道这个“豆逼”是什么东西。我让他取来看,原来竟是一颗小豆粒。为此,我便问了许多蜀地人士,为什么把这个“粒”叫做“逼”,当时竟无人能解释清楚。我便告诉他们:《说文解字》中,这个“逼”字是“白”加下“匕”的“皂”,解释为“豆粒”,大家听了都很高兴,终于明白了这种称呼的原由。

  上述这个例子不是说我多有水平,只是说,学问无处不在,但一定要和现实结合起来。

  下面再结合自己的读书,和你们说一个最新的研究心得。

  《礼记》上有句话,“定犹豫,决嫌疑”,《离骚》中也有句“心犹豫而狐疑”,前代学者都没有人对这两句话进行解释。《说文解字》上有“陇西人称小狗为犹”,考查《尸子》,上也有“身长五尺的狗叫做犹”。你们不是常见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吗?人带着狗一起走路,狗喜欢事先跑到前面等,等人等不到,又跑回来迎接,像这样跑来跑去,直至一天结束。这就是“豫”字解释为左右不定的缘故,因此叫狗叫做“犹豫”。也有人根据《尔雅》中说的“犹长得像麂,善于攀爬树木”的说法,认为犹是某种野兽的名字,听到人的声音后,就预先爬到树木上,人离开再爬下来,像这样上上下下,所以称为犹豫。另外,狐狸生性多疑,总要听到河里面冰下没有流水声后,才敢在冰上过河。

  总算弄清楚“犹豫”了!

  总之,勤学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勤学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学,一辈子都不得安宁。

 

肆 “三易”原则做文章

 

  说了勤学,下面我要给你们讲关于文章的作法了。

  虽然刘勰《文心雕龙》已经给你们说了很多做文章的实践和理论,他的道理都十分正确,我这里只是补充或者强调。

  我很欣赏沈约先生的观点:文章当遵从“三易”原则,第一是要选用易于被人接受和理解的典故;第二是使用容易认识的文字;第三则是便于诵读。按我的理解,用典让人感觉不出来,就仿佛是写作者从内心发出的言语,将最深奥最复杂的用最浅显最简单的说出来,那是真本事,要活化,不要泥古;容易认识的文字,那更好理解了,毕竟现在有文化的人不是很多,有许多人识字也有限,如果用一些生僻偏冷的文字,势必让人理解不了;至于诵读,那就是可以琅琅上口的,在许多的场合,文章都可以诵读,一来可以活跃气氛,二来也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文章千古事,因此,要全面理解这个如何做文章还是要下一些功夫的。

  文章的本质,就是要表明兴致,抒发感情的。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我们的周围,你们很快就会发现,有些人是偏离了这个原则的,他们往往将文章当成追逐名利的工具,有了这样的前提,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忽视操守,他们甚至都到了这样的地步,只要有一个典故用得恰当,一句诗文写得清丽奇巧,就会神采飞扬,心气高傲,孤芳自赏,目中无人,甚至还雄视千载名人。

  我看当世有些人,根本没有才思,却自称文章清丽华美,还装模作样开作品研讨会,并把这些拙劣的文章四处散布。最近我在并州,就见到一位这样的人士。这个人喜欢写一些可笑的诗赋,人们都嘲弄他,假意称赞他的诗赋,这人于是信以为真,竟杀牛斟酒,大宴宾朋,希望通过结交名人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可是,此人的妻子心里很清楚,自己先生文章有几斤几两,哭着劝他不要这样张扬,自己印成集子,自己娱乐一下也就得了,干吗要这样啊?!此人却叹着气说:我的才华不被妻子承认,可是我真的是有才华啊!这个人到死也不醒悟。

  上面这个例子告诉你们,学做文章,可以先和亲友商量一下,得到他们的评判,知道拿得出去,然后出手,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为旁人所取笑,如果自以为是,必定贻笑大方。

  自古以来写文章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能达到宏伟精美境界的,不过几十篇而已,只要符合文章的基本格式,辞意表达得较为贴切,就可以称为作家了,但要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几乎像要黄河澄清那样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好文章的标准应该是这样的:以义理为核心脊梁骨,以气韵格调为筋骨,以用典合宜为皮肤,以华丽的辞藻为冠冕。这个标准和沈约的“三易”原则其实是不矛盾的,它更强调的是文章的内在,用典合宜,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如皮肤,那是自然天成,如果用了不合宜的典故,那就像人身上贴了一块不合适的狗皮膏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总之让人感觉是多余的。而现在许多文章,多追求华丽的辞藻,浮华艳丽,这就像一个畸形的人,头上戴了顶硕大的帽子,而且这顶帽子还五彩缤纷,和下面的脸、身材,完全不搭调,很像万圣节上游行的鬼怪,自己认为很帅,但很容易吓倒人!

  照以上标准,就如我前面说的,确实没有多少可以称得上好文章的。而且,虽然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很少,但评判文章好坏的评论家却很多,此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王籍的《入耶若溪》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江南人认为这两句诗无与伦比,没有人说不好。简文帝吟诵这两句诗后,也久久无法忘怀,孝元帝诵读品味,认为再无人能写出如此佳句,以至在《怀旧志》中,把这两句诗记载于《王籍传》中。可是,范阳人卢询祖却有异议,他说:这两句根本不能算诗,怎么说他有才华呢?《诗经》上有这样的句子,“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这里的诗意就是安静而不嘈杂。我很赞叹他这个解释,真的是这样,王籍也不是原创,他的诗意就是由此产生的,只不过,他用活了,将动与静搭配得非常合理,如果山林间无声,反而死气沉沉,而在寂静的山林间,安排一两个活物,反而更显山林的幽静。

  我对王籍的诗还是赞叹不已,且不说他能将《诗经》点石成金,他这种表现手法,被后世的许多文人画家学得,“深山藏古寺”的表达方法就源自于王籍的诗手法。

  结合颜先生的文章理论,春祥我也有些实践心得。我给陆地同学曾经细细地讲过六个字:角度小,角度新。我以为,任何文章,按我的理解,有了这六个字,也能将文章做到七八分。

  角度小,越小越好,小了方能深入,小了方能鲜活。

  角度新,越新越好,新了方能牵引读者,新了方能记忆恒久。

  小和新互为关联,互为前提,小了就新了,新了就会小。

  比如,我刚刚看到一则趣闻,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有个西班牙女子叫安吉拉斯·杜兰的,向当地一位公证人注册,将太阳登记为她的个人财产,所有使用太阳的人都必须付费给她。201011月,致力于环保事业,对全球变暖问题异常关注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听说杜兰抢先对太阳拥有所有权后,到法院对她提出控告,要求她对她家的太阳给地球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负责。

  做成小说?可以。做成剧本?当然更可以!

 

伍 貌丑镜子里不会出现美影

 

  现在,我要着重告诫你们的是,在你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名和实一定要相符,如果以种种伪装来图好名声,这种虚名总归要败露,崇实求名不完全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它也是为了勉励世人树立起好的风气。

  我们首先关注一个很普通的物理现象:容貌美丽,镜子里的形象就一定很美,反之亦然。现在有些人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却奢望有个好名声传扬于世,那就好比容貌很丑的人,要求镜子里出现美好的影子一样,一定是妄想。

  对于这个名声,我观察了社会上的人,认为可以分三个层次:品德高尚的人忘记名声;中等品德的人努力去建立好名声;品德低劣的人则竭力窃取好名声。忘记名声的人是很难见到的,近乎于圣人。比较多见的是树立名声的人,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谨慎行事,时刻担心自己的荣誉在世上难以宣扬,所以他们对名声是不会谦让的。第三类窃取名声的人,其实是外表敦厚而内心奸险,做任何事情都只是谋求浮华的虚名。

  依我之见,第一类忘记名声的人,他应该是我们努力和追求的方向,就好比我们的人生目标中,一定要有一个标杆,有了这根标杆,你的人生才会丰满而充实,才不会虚度年华。不是说一定能做到,但起码是一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你的人生就会和别人不一样。我曾看过一个礼佛的小故事:一女子显达以前,身上只有两钱银子,她到庙里去拜佛施舍,主持都出来接待。后来,此女子做了贵妃,她又去那个让她曾经印象深刻并带来好运的庙里拜佛,并且大方地施舍千两银子,可是,主持却不见她。她很纳闷,想问个究竟,主持托人带话给她说,当初她是虔诚的,不带杂质的,所以,他出来接待,而今她是显摆,是张扬,所以,从价值来说,她现在的一千两银子还不值先前的两钱银子。

  所以,有所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所求,包括名声。

  然而,无论哪个社会,第二种追求名声的人是大量的,他们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正是有了他们这种对名声的孜孜以求,才会使社会风正气清。

  细分起来,这一类也还是有许多类型的。

  最高境界是那种不完全为名声的自觉行动,他们之所以需要名声,是因为名声其实也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因为他们不想让坏名声留下来,从这个角度说,这样在乎名声,和那些鸟们爱惜自己漂亮的羽毛,道理是一样的,自己的名声自己都不爱护,那又有谁来爱护你呢?

  另一类时刻追求名声的也要注意,因为他已经和第三类窃取虚名不远了,甚至有的时候,会连成一体,因为太追求名声,可能就会不择手段,在镜头前,笑容满面,好像责任性很强,拿着一张纸板大支票,有的还要发表感言,等捐款仪式完成后,真要掏数十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善款时,他却耍赖皮了,红十字会每年都有这样的例子,起先我很惊愕,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后来想想,也释然了,他们图的就是名和利,当他认为这样做并不能真正带来名和利时,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而不在乎另外的名和利了。

  这一类追求名声,还应该注意尺度问题,一不小心也会毁掉自己长期积累起来的名声的。有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做县令,非常勤勉,他每次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还用公款购买礼物,送给每个人,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东西以表思念。哎呀,民众对他那个称赞啊,好评如潮。后来他调到另一个地方去做官,仍然沿用以前的做法,用公款送礼,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就没有实力再继续下去了。这个例子我想有两点必须强调:一是你追求名声确实要量力而行,因为你的动机不是很纯,认为人家得了你的利一定要感恩于你,一定要说你的好,可是,你想没想过,等你有一天没有能力给人家礼物时候的情景吗?二是用公款来获取自己的好名声,更加要不得,真正的沽名钓誉,如果是让全体老百姓都得实惠,则没话可说,那是替纳税人办实事。

  至于第三类窃取名声的人,那真是太多了,数也数不清。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他因为死了父母而哀伤过度,被人称赞。可是,他在居丧期间,竟然用巴豆涂沫脸颊,使脸上长出了许多疮疤,他是想借此表明他哭得有多伤心啊,可是身边的仆人们,非常看不惯,就将这件事传扬了出去,因为这一件小事,许多人便不再相信他的孝心了。你们看看,因为一件事情的假,从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的结果啊!那种捐款不兑现的,和这个涂巴豆的贵人,数千年过去,行为却是非常的相似。

  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某天,魏国国君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根本不可能有完美无瑕的君子,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算一个。安釐王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鲁这个人我认为不怎么样,此人表里不一,他的行为举止都是强迫自己做出来的,并非本性的自然流露。孔斌这样回答: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本性都差不多的,都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假如能不停地这么做下去的话,到最后习惯成自然,也就成了君子。

  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基本都是爱慕名声的,我们可以根据人类的这种特性而设法引导他们走上符合规范的正道。“作之不止”,这也算是一种因外在约束而产生的外在精神行为。当经年不息的外在约束变成内在行为以后,它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一种浸入骨髓的素质。

  一个人广做善事而树立名声,就像建房屋栽果树一样,生前可以得到好处不说,死后还能惠及后代呢。

 

陆 颜氏警句例举

 

  1.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不要多说话,多说话会多失败;不要多事,多事会多祸害。颜氏一生谨遵此记,他自己说,他从南方走到北方,从未曾说过一句有关自己家世、地位和资历的话,虽然没能富贵显达,但也绝无怨言。

  2.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

  ——人生在世,心肠不应冷漠,肚腹不可热情,应当以仁义来节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3.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止,为立涯限尔。

  ——欲望不可以放纵,志向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以到达她的边缘,情性则没有尽头,所以只有想办法减少欲望而且知足。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欲望划出一个最大的边界,在边界里,你可以随心所欲,但千万不要越界!

  4. 习五兵,便乘骑,正可称武夫尔。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乃饭囊酒瓮也。

  ——熟练各种兵器,擅长骑马,这才可以称得上是武夫。而现在的士大夫们,根本不读书,却自称为武夫,真是笑话,实际上是酒囊饭袋罢了。

  5. 膏粱难整,以其为骄奢自足,不能尅励也。

  ——整天享用精美食物的人,很难品行端正,此所谓味厚必败。这是因为他们骄横奢侈,自我满足,而不能克制勉励自己。

  6.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舍,俭而不吝,可矣。

  ——当今常有这样的失度现象:一施舍就过份,成为奢侈,一节俭也过份,变成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7.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借人家的书籍来读,必须爱惜好,即使原先就有缺失损坏的卷页,也要给他一并修补完好,这也是士大夫的百种善行之一种。

  

  

本文所引《颜氏家训》按顺序索引如下:

  1.《序致篇一》、《教子篇二》;

  2.《慕贤篇七》;

  3.《勉学篇八》、《书证篇十七》;

  4.《文章篇九》;

  5.《名实篇十》;

  6.《省事篇十二》、《止足篇十三》、《诫兵篇十四》、《音辞篇十八》、《治家篇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