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动
第二届“新锐出发”杭甬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会在杭召开

 

413日—15日,2015年第二届“新锐出发”杭甬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会在杭举行。本次活动由《西湖》杂志社、《文学港》杂志社联合举办,特邀全国文学杂志最具影响力的15家刊物——如《当代》、《收获》、《十月》、《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主编及编辑齐聚西湖,对来自杭州及宁波的22名青年作者的23篇作品进行深入、针对性的现场点评。以祁媛、池上、西维等为代表的作家及作品获得了较高评价。会上,几个优秀的中篇当场被刊物选中:《收获》对祁媛的《我准备不发疯》、《钟山》对余静如的《荒草地》、《江南》对徐奕琳的《南茶馆·小封箱》都表示了明确的留用意向,西维的《沉默的花园》也被《十月》、《山花》两家看好。

    《收获》主编程永新在谈到祁媛小说时,颇为感慨地回忆起去年首届看稿会上祁媛以短篇《奔丧》惊艳全场的往事。果然今年作者挟势而来,中篇《我准备不发疯》迅速征服了老辣挑剔的评委。程永新对该小说赞不绝口,认为作者身为80后,在现今80后小说纷纷形成自身套路之际,有一种不可小觑的突起之势。程老师说,《收获》杂志从去年开始做“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今年仍将继续,所以他本人一直在关注当前的青年作家及其作品,而《我准备不发疯》可算是迄今为止他所看到作品中最好的一篇。

《江南》主编钟求是则对徐奕琳新作《南茶馆·小封箱》抱有热情,该小说题材独特,描绘了江南地区相声艺术表演者的群像。钟老师认为作品写得颇为扎实,虽然登场人物繁多,却形象鲜明,各有妙处,阅读下来极为畅快。他当场表态“此作品可用”。《钟山》主编贾梦玮则较为关注中篇《荒草地》,认为作为一名90后作者,余静如的作品显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小说已达到《钟山》的选稿标准。

本次活动的合作方《文学港》杂志,西维、赵挺等5位宁波青年作者,同样也收获颇丰。《十月》主编陈东捷认为西维的作品《沉默的花园》“对细微处的把握很到位”,因发言时间有限,特向作者发出了“私聊”邀请;而《山花》副主编谢挺也被吸引,虽对作品结构上的平铺直叙表示不满足,但仍在整体上给予肯定,认为这样的作品《山花》是欢迎的。此外,赵挺的《边境公路》气质灵动,以点评辛辣著称的《人民文学》马小淘也表示了欣赏之意,夸作品“有气场”。

会后,作者们普遍表示受益非浅。很多人颇为感慨地说,每位编辑的点评都很认真细致,很多地方深受启发,感觉一下打通了写作上的诸多“关窍”。还有不少作者表示,之前写的文章很少公诸于众,要不是《西湖》和《文学港》杂志社联合举办这样的活动,缩短了作者和期刊的距离,恐怕永远不会有机会一下接触到这么多“大牛”的杂志和编辑。通过本次点评会,他们更多地发现了自己在创作上的不足,这种经验是非常可贵的。

现场点评的成功,得益于会前充分细致的筹备。早在两个多月前,《西湖》杂志社便从众多本地青年作家中挑选出参会作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提前一个月将作品按风格区分,传给与其风格相应的期刊编辑来阅读点评。经过大量细致、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才有当天会场上极富针对性、切中肯綮的点评和讨论。会上,《收获》主编程永新,对年轻作者提出了较高的期望,鼓励他们拓展“汉民族自己的建构小说的想象力”“建立自己的叙事体系”。《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则坦言,近些年来,他陆续参加了很多地方上类似形式的活动,但综其所见,还属杭州的成果最为显著。作为活动的发起者,《西湖》杂志主编吴玄认为,此次看稿会不但卓有成效地发现了更多文学新人,而且让去年已发掘的一批有实力的作者继续接受磨炼,充分挖掘潜力,促其走向成熟,最终目标是在杭州形成一个在全国文坛有分量的纯文学作家群,把更多本地优秀作者和作品推向广阔的舞台。

 

附录:(刊物及人名按笔画排序)

与会刊物及编辑 《十月》陈东捷 《人民文学》徐则臣、马小淘 《山花》谢挺 《小说月报》刘书棋 《小说选刊》王干 《上海文学》金宇澄 《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刊》孟德民 《中国作家》程绍武 《中篇小说选刊》林那北 《当代》石一枫 《江南》钟求是  《收获》程永新 《花城》朱燕玲 《作家》宗仁发 《钟山》贾梦玮

与会作者:巴克 方晓 方淳 叶临之 民啸 池上 刘小波 朱平兆 向向 毕非一 西维 祁媛 沐小风 陈春儿 陆蓓蓉 余静如 周文 周华诚 张逸旻 柯欣汝 赵挺 俞梁波 徐奕琳 梁庆 雷雨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