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广阔的天空下,一位姓荀名况的哲学家,面对强大的孔孟儒学,发出他富有逻辑思想的不同声音,酣畅淋漓:天人可以相分(儒家天人合一),要法后王(儒家法先王),王道和霸道可以兼用(儒家倡王道,反霸道),更主要的是,他提出人性恶(儒家强调人性善),也就是说,人与生俱来都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正因为人性的普遍弱点,所以,我们要以各种规章和纪律约束,用道德品格涵养,使其达到完善。因此,恶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
虽然荀子和儒家大唱反调,但也应该说是个善于兼收并蓄的哲学家思想家,从荀子身上,我们看到他思想的许多闪光点。
壹 山里有玉,连草木都会润泽
荀子用众多通俗的比方来告诫人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要学习,更要积善成德。
他的立论依据是:正因为人性的恶,才要用善去改变。这就像薄的想变厚,丑的想变美,窄的想变宽,穷的想变富,贱的想变贵,道理都一样,自己本身没有才会向外寻求。于是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本来没有礼义,所以要努力去学习求得它,天性不知礼义,所以要思考以求知道。因为人没有礼义就会混乱,不知礼义就会悖乱。
既然通过学习能得到礼义,那么,从理论上讲,路上的普通人也可能成为大禹的。普通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专心致志,认真思索,仔细考察,日积月累,积累善行不停息,就会到达神明的境界。普通人有可能成为大禹那是一定的,普通人却未必成为大禹,脚可以走遍天下,却鲜有走遍天下的人。道理就这么简单。
好,现在让我们回到荀子劝学的经典课堂里,聆听先生的谆谆教导。
首先,学习是一件必须实干的事情。
大道理你们都懂的吧,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冷,把笔直的木材做成弯曲的轮子,再怎么复原,它都不会回到原来的样子了,这中间蕴含着什么道理呢?我以为这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水在0℃以上仍然是液体,在0℃以下就变成了固体,液体和固体,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促使形成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外力,然而,这个外力的促使过程并不是瞬间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因各种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没有这样的过程,液体就不会变成固体。如果我们广泛地学习,并且不断地反省自己,那么,你就会聪明智慧,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我们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水到冰一样的过程,只不过学习的过程贯穿人的终身。
要完成这样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你必须一天天地学,一天天地积累。我们曾经终日地胡思乱想,因为道理我已经懂了,那就想象吧,想象是一件美好的事,想象也是一件不累的活,可是,我们想了许久许久,都没有一个结果,远远不如片刻学习而得到的知识多。一个基本常识是,当我们站在平地上时,人的视野是非常有限的,你根本不可能望到比较远一点的地方,即便你踮起脚尖朝远望,也无济于事。可是,当我们爬上一座小山坡时,我们的视野一下子改变了,眼前的景象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什么原因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小山就在你的脚下呢,你正是借助了外物而改变了自己。
无论你实现量变到质变,或者借助外力,都必须实干,都要由你一步步地完成。你不可能凭空落到小山顶上,那样你会摔死,你必须一脚脚踩上去,脚踏实地的,不怕苦累的。
其次,学习必须扫除一些障碍。
芦苇丛中,和风煦阳,景色甚是不错,有一群蒙鸠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这里。它们用自己的羽毛做巢,又用毛发细细地编织,它们把家安在了芦苇秆上,很惬意噢。它们很舒心地在上面养儿育女。有天,突然刮来一阵大风,啪啪啪,芦苇秆纷纷折断,啊呀,鸟蛋摔破了,幼鸟也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屋盖得不好,而是所盖屋依附的东西造成这样的,如果它们学学燕子,把屋筑在人们居住的屋子里,那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从上面这个角度说,我们人类定居时,一定要选择乡邻,一定要亲近有品学之士,这是我们学习要扫除的一个障碍。
第三,学习必须积累和专一。
土丘岩石堆积得多了就成了高山,风雨自然就会兴起;涓涓细流汇聚得多了,就成为大河深渊,蛟龙也会在这里诞生;人也一样,积累善行养成了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从而具备了圣人的精神境界。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到达千里之外,哪怕你是一匹体质不怎么好的马,只要你不放弃,一步步坚持,一天天坚持,终会达到目的地,我们千万不能做想一跃千里而一劳永逸的千里马,自以为有本事,却往往不能有所作为。因此,没有坚定不移的行为,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
同样的道理,我们还要向蚯蚓学习专一。它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更没有强健的筋骨,却上能吃到泥土,下能饮到清泉,原因就在于它的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比丘,坐禅入定的时候,野火烧起来烧不到他,别人看到以为见到了鬼,便砍他,刀折断也砍不进去。因为用心专一,所以刀不能入,因为身体柔软,所以火不能烧。
第四,学习当然还要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
方法至关重要,它是成功的关键。荀老师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经典,另一个是亲近贤师,向好的教师学习。
学习经典。同学们,荀老师讲的学习,你们不妨将它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扩大,不要局限于读书,还可以指为士、为君子、为圣人的学习。哪些经典呢?就他那个时代说,要学习记载古代政治事迹的《尚书》,要学习极致中和之声的《诗经》,还要学习万事的纲要法律的根本《礼记》,当然,还有《春秋》、《乐经》,总之,这些经典敬重文明礼仪,广博精微,将天地间的所有道理都包括进去了。
亲近贤师。大家的水平其实并不一样,有的人要完全读懂上面的经典还会有一些困难,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好的教师。那些好的教师,本身就是通过学习而使自己成为各方面的楷模,他们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再加上他们多年对经典的认识,向他们学习,一定能很快有收获。当然,好的教师学费可能有点贵噢!
好了,荀老师讲了一大通关于学习的道理,简单说来就是,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必须坚持和积累。再打个比方你们就更明白了。先前的伯牙鼓琴,连马儿都仰首而听,瓠巴鼓瑟,连水中的鱼儿都浮到水面来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小而听不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看不见,山里有玉,连草木都会润泽的,深渊里有珠,连崖岸都不会干枯。一样的道理是,如果你终身学习不断积善,哪里还会有人不知呢?
的确如此,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人,都要学习。努力学习就是人,放弃学习,就是禽兽了。荀子老师再次强调指出。
贰 每碗水中都有十万条小虫,
怎么喝呢
在荀老师看来,修身养性,关系重大。虽说修的是你自已的身,然而不仅是你个人的安危,也事关国家的安危。
先看看我们对自然界的保护。
草木正在开花生长的时候,是不准进山采伐的,这是因为不妨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鱼鳖鳝鱼泥鳅,受孕产卵的时候,渔网毒药是不准投入湖泽的,这也是为了不妨害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时如果不耽误,那么,五谷就会不断生长,百姓就会有余粮。
这就是自然界的修养生息,取与予,舍与得,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规律。
对于自身修养,则更有讲究。见贤思齐是总原则。就是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我也像他这样做得好吗?见有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我也有像他这样令人生厌或令人生恶的行径吗?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随便什么情况发生也不能改变,自己身上的不善,一定要像避开灾祸一样避开它,即便是小不善,也要坚决避开!
有个国王绕塔的佛经故事颇有意味。说的是从前有个国王,出门打猎,回来时绕塔礼佛,臣属们都笑他,国王察觉后问群臣:有黄金在釜中,釜中的水正沸腾,伸手取金,能得到吗?群臣回答:不能得到。国王说:倒进冷水,可以得到吗?群臣回答:可以得到。国王说:我做国王的,出行打猎就像釜中的水正在沸腾,烧香、燃灯、绕塔就像把冷水倒进沸水中。我有善行也有恶行,我的这些恶行,虽然不得已而为之,但我必须用善行来抵消所做的恶。
人不可能没有小恶。连释迦牟尼都说,每碗水中有十万条小虫,怎么喝呢?出家人外出于是每人带一个极细的篦子,用来过滤水,把虫子放归江河。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将功补过了。
坚持修身,个人就会达到无限的妙处。寿命可以延长,因为你心无旁骛,淡泊名利,各项机能保持得很好。寿命长了,同时,你修养的品德也到了如火纯青的境界,你修养出来的名声甚至都可以和尧舜相比。
对于国家来说,假如大部分人通过学习,达到或超越礼法的完美程度,那么,国家就安宁了。国家就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构成的。
那么,修身养性有哪些方法呢?荀老师开出的方子主要有三帖。
第一帖:礼法。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开出不同的药方。血气刚强的,用心平气和来调和;思虑过于深沉复杂的,用平易温良来和谐;性情勇猛暴躁的,要开导;行动快捷急躁的,要用恰当的举止节制;气量狭隘的,就用开阔的思想扩大;志向卑下,思想迟钝的,就用高远志向提升;低劣平庸的,用良师益友帮助;过分朴实的,就用礼乐来润色。大凡调理性情,修养身心,按照礼的尺度去教育和帮助,这应该是最直接的途径了。
第二帖:教师。第一帖药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而教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教师,我们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呢?如果自行其事,这就有点像让瞎子去辨别颜色,让聋子去辨别声音,除了悖乱狂妄之事,干不出别的了。
第三帖:轻物。生命以外的所有东西都是外物。君子可以支配外物,而不应该被外物所支配。身体虽然辛苦,但心安理得,我们就去做;利益虽少,但合乎道义,我们就去做。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洪涝和干旱而不去耕田,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一次亏损而不做生意,同样的道理是,士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懈怠于修身养性。
佛家认为,财产从来不是为个人所有。司马光用余财赞助邵雍治学,成就了一代哲学宗师。据说胡适去世的时候,身上仅有五毛钱。就他个人来说,所有的钱,他在死前都已经花掉了。财产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
当然,和第一节的学习是同样的道理,修身养性也需要持之以恒。
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君子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对谋求私利很不在意,对于祸害早早远离,对于耻辱警惕而回避,对于道义所在,却又极其勇毅去担当。
君子虽然贫穷,却志向广大,因为他心中有仁爱,因为他是智者。
叁 高富帅桀和纣的可悲下场
这里说的是一个很玄妙的命题,但我们通常津津乐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阴阳生两极,两极生四仪,四仪生八卦。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或者非生命都是起源如此,虽然说不出具体的东西,但它为我们指明了存在的方向。任何事情都是会有关联的,只是这个关联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荀子老师首先从人的外形说起。
观察人,不仅要将外表和内心相联系,更要研究他的所行所学。
尧帝,周文王,孔子老师,身材高大,虽说进不了NBA,但也足够显眼;舜帝,周公,身材矮小,是那种在人堆里很容易被忽视的人,周公还很瘦,好像立着的树干。禹和汤呢,惨了,禹瘸着走路,汤则半身不遂。
更有在一般人眼里差不多是残疾的:卫灵公有个叫公孙吕的大臣,身高七尺,但脸长得很狭长,有三尺,额头宽却三寸,鼻子耳朵虽然都有,但相距甚远,但他的名声却震动了天下;楚国名人叔孙敖,是个秃子,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于诸侯。
而桀和纣呢,身材高大,面相俊美而超群,身手敏捷有力,武功非常不错,是典型的高富帅。
但是,桀和纣两位帅哥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身死国亡,后代的人谈到恶人,都要以他们为例,悲哀啊!
从他们身上,荀子老师告诉我们,荣和辱各有两个方面,有内在的荣,有外在的荣,有内在的辱,也有外在的辱。品德行为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这是发自内心的荣,是义荣,官大俸禄高,上至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这是来自外部的荣,叫势荣;自己行为放荡,暴躁贪婪,骄横跋扈,这是发自内在的辱,叫义辱,被人辱骂,殴打,砍头断尸,暴尸车裂,这是来自外部的辱,叫势辱。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能有义荣。有势辱并不妨碍成为尧,有势荣并不妨碍成为桀。
荣和辱的辩证关系,上面讲得淋漓透彻了。义荣需要修炼,打磨,是一辈子的事情,理想的方式是,将势荣有效地转化为义荣,并且将势荣完全视为身外之物,既然来自外部,为什么不能把它看作身外物呢?而义辱,则基本上是人性中之弱点,眼里只有势荣,势必会受义辱,我的东西为什么不享受呢?即便不是我的,我有权有势,也照样可以变成我的,什么规则和限制统统摔掉。有义荣,即便运气不好,遭遇势辱,他照样会内心坚定而充实,我受的势辱,是表皮之苦,和我强大的信仰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人之所以为人,荣和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
饿了想吃,累了想睡,冷了想暖,这是人的动物本能,因此,光是身上没长毛,腿上长两只脚,还不算是人。人还必须遵守诸多的等级规则,诸如上下、长幼、亲疏。
荀子虽然不赞成儒道,但这个等级思想看来和孔老师一脉相承。
孔子思想为许多人多方面接受,但他对“社会等级”的维护却广受人的批评。
这个问题,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如果孔子没有局限性,那他真是圣人了,而无论什么时代,圣人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更不要说在当时的孔子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些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别人执着而已。如果抛却局限性,那么,所谓的等级,并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让人安分些,并在努力和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什么不对的吗?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还保留着王室,虽然许多是象征性的,然而,那终究是数百上千年传下来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社会等级有效地转化为一定的规则。如果这个等级是可以流动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有上升空间,或者说获得等级,那么,人人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凭本事,凭能力,秩序就会井然。
君主要像个君主,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兄长要像个兄长,弟弟要像个弟弟,农民要像个农民,读书人要像个读书人,工人要像个工人,商人要像个商人,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都要我们遵行同一的道理。安于本份,忠于职守,谨遵礼义,有什么不对吗?不对的只是要极力维护现状,数千年不变,如果变成可以改变的相对规则,那不是很好吗?
《尚书》上讲,要做到整齐划一,关键在于不整齐划一。怎么说呢?还是等级,前面那个整齐划一,是指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定,后面的不整齐划一,是指要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人人平等,更多讲的是人格,而在管理层面上说,仍然会有等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访和接待,就是等级还需要存在的最好例证。
前两天有则社会新闻很是让人感慨。
一奥迪A8追尾奥迪A4,两车主下车查看,责任当然在A8,可是A8车主却这样和A4车主讲道理:我的车比你好,一定是你错了!边上的民警都笑了。
A8的车主一定遵行这样的逻辑:好车就是人中君主和大臣,差车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君主和大臣是不会有错的,要错只能错在老百姓。还有,好车应该比差车有更多的优先权,因为好车出的钱多,好车可以在路上自由驰骋,差车要让行好车,差车没有让行好车,所以是差车的错!
要是这样的等级,那社会就完全没有公平而言,这是另类特例。
那么,如何将这个有等级的制度执行得比较理想化呢?若干年来的经验是,一定要有一条无形的线将整个串起来,这就是礼义,要将数百上千年来好的礼义承继下来,想知道千年之远的事情,就要看现在,想知道亿万,必须先从一二数起,从近代可以推知远古,从一可以知道万,从细微之处可以知道事情的广大。
当然,就现代来说,必须将礼义这条线换成法律和规则线,另外再辅以礼义等道德线。如此,社会就会和谐了。
肆 天上的银河悬在高处,
为什么不落下来呢
自然界有她自己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她不会因为尧的仁义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亡。
而要知天,知道自然的运行规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荀子老师那个时代,可能弄不清楚,甚至有些糊涂,但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有一点却是已经弄清楚了:必须要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我不清楚你,但我敬畏你,尊重你。这个原则现在和将来都适用。有了这样的前提,时代慢慢发展,终会不断搞清楚的。即使是现在,科学昌明,我们仍然有许多搞不清楚的地方。
我想举南北朝的知识分子代表颜之推对自然的看法为例,他的看法比较有典型性。
在他的认知能力里,天是各种虚气堆积而成的,地是各种实物积累而成的,太阳为所有阳刚之气的精华,月亮是阴柔之气的聚集,而星辰是宇宙万物的精华所在。他的疑问是,太阳、月亮是石头吗?石头应该是很坚固的东西,那乌鸟、白兔又如何在太阳月亮上存身呢?而且,石头在空气中又怎么样能自行运转呢?难道作为气体的星星,掉到地上忽然竟变成石头了吗?大地既然是实质的东西,按理应当是沉重结实的,但如果向下挖掘,就可挖出泉水来,这说明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么这积水的下面又是什么东西呢?江河泉水流经千山万谷,可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东流入海,可为什么又不见满溢呢?天上的银河悬在高处,为什么不落下来呢?有道是水往低处流,又为什么常升到天空呢(不升上去怎么会下雨)?
颜先生这些疑问可以说是天问,大部分问题依现在的科学观看来,已经很幼稚了,但在科学没有回答以前,真的是很让人抓破脑袋,人们看得见大自然生成的万物,却不知道生成万物的那种无形过程。
于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圣人的身上,认为只有圣人才能知晓自然的运行规律。其实,圣人也不能知天,只是他们会顺应自然,大概这就是他们强于普通人的地方吧。
好恶、喜怒、哀乐,这都是人的自然情感,耳、目、鼻、口,这都是人天生的感官。饮食、衣物等万物,不是人类的东西,人们却利用它来供养自己,人就在这个时候和自然发生联系了,而你顺应她,取之有度,就是福分,反之,就会成为祸害。人知道自己所能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也知道人所不能做的事和不应做的事,和天,和地,和谐相处,那么,这就是真正的知天!
流星坠落,树木发声,人们都感到恐慌,其实这也没什么,这只是天地阴阳的变化,事物中较少出现的现象而已。感到奇怪可以,但惧怕它们却没有必要。管理者贤明而政治稳定,那么即使这些现象出现在同一个时代,也不会有什么妨害,管理者昏聩而政治险恶,那么即使这些现象不出现,也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最能干的人在于他有所不为,不去做那些不能做和不应做的事,最聪明的人在于他有所不想,不去考虑那些不能考虑和不应考虑的事情。
既然可以知天,那么,我们就要尊重自己的努力,而不羡慕那些由上天决定的事,这样做了,你就会日益进步。
这有三个层面。
第一,遵守各种礼义。
欲望是人的本能。鱼肉五谷,美味佳肴,是用来满足人嘴巴需求的,各种香味,是用来满足人鼻子需求的,音乐是用来满足人耳朵需求的。有本能而得不到,那他就一定会去寻求。如果寻求过程中,没有限度和界限,那么就一定会产生争夺,有了争夺就一定会混乱,混乱就会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而礼义就是满足人的各种欲望的。
因此,礼义就像天上的星星月亮那样明亮耀眼,礼义也像万物中的珠宝那样光亮,礼义如何用在治理国家上,那么它的功绩和名声也会像那些东西那样显著。尊重礼义,就会敬重贤人,爱护人民,称王天下,老百姓遵守礼义,就会忠于职守,安分守己。
第二,礼义是治国的标志。朝代的兴衰之间,应该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去顺应它,有了通用原则,社会就不会乱。社会发生混乱,是因为这个原则的运用发生了偏差。违背了礼义,就是昏暗的年代,昏暗的年代,天下就会大乱。
第三,全面认知事物。世界上的每一样事物都只是万物的一部分,愚昧的人认识了一种事物的一部分,就认为是整个世界,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实在无知。
荀子老师很强势地批评了好多人:老子只强调柔顺和无为,而不懂得积极有为的重要,如果按照他的办法去做,那么人人都会消极顺从;墨子主张平等相爱,却不懂得尊卑有序的道理,如果按他的办法去做,那政令就无法推行。
说白了,礼义就是为了培养我们高尚情操的。比如我们敬畏生命,就会慎重对待死亡,因为我们活着的时间远远没有死的时间长,死只能有一次,而不可能有第二次,生命不可以复生,所以对待死者一定要敬重。而祭祀之礼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对祖先亲朋好友的思慕之情。
所以,礼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她事关我们知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平相处,也事关我们在天地间的尊严。
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袭击东南沿海。台风到来的时候,我发了条微博:“由海葵想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为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大概有几种:你死,我活;它活,我死;都活都死;不死不活;半死半活”。我说的一些状态几乎都在各种程度上存在,只是地区和程度不同而已。而以目前人类的发展速度和对自然的破坏程度看,可以说是半死半活状态。真不是儿戏!
伍 音乐就是高兴和快乐
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个谬误。尼采这样说过。
我想他的理论依据就是,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里面自然包括音乐,这么重要的元素不被包括,那我们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
其实,荀子老师远比尼采有先见。他早就认为,音乐对于引导人民、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他甚至批评墨子,墨家一味反对礼乐,是无知的表现。
音乐如何出现的?众说纷纭,不论是劳动人民干活的哎哟哎哟说,还是先王制作雅颂音乐引导民众说,我觉得都没有什么关系,音乐就是高兴等情绪的表达嘛,它是人不可避免的情感之一,高兴了就一定会嗟叹歌咏,发抒于声音,手舞足蹈,表现于动作。随后出现的怨怒哀乐,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音乐会有哪些作用?啊,那太多了!冲锋号响起,能够鼓舞杀敌的勇气,听听雅颂,思想情感也会变得开阔。所以,音乐是统一天下人的重要东西,是和顺人性情的良方。
但是,音乐和现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男人穿着华丽的服装,打扮得像个女人,风俗淫荡,一心好利,行为污杂,其音乐邪僻不正,而内容则邪恶华丽。所以,关键还是引导,对于这种不良现象要坚决抵制,要用礼义去教育和熏陶。
音乐生于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变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不陷于纷乱。反之,音乐妖艳淫邪,人民就会放纵散漫,就会混乱,而相互争夺,那么国家就会受到威协。
所以说,音乐是快乐的表现。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小人喜欢音乐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音乐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就是治理百姓的最好东西。
意大利作曲家布梭尼说:音乐就是声音的空气。
呵,如果没有空气,人类自然不能存活,这个比喻的深度要比前面尼采的谬误说更进一步,谬误只是一种不完整而已,生活质量低劣,但还是可以苟活下去的。
神经学家奥立弗沙克斯说:音乐留在脑中的印记比其他所有的人类经历都要深。
呵,我想大概是因为音乐能唤醒情感,而情感能带来或加深记忆吧。
其实,在先秦的时空中,各个学派的思想碰撞是百花争艳。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具有不同政治倾向的众多学派的出现,包括儒、墨、 道、名、法、阴阳等各家各派的学者,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发表过对音乐的看法和意见,并且互相争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
荀子老师只是说了音乐的作用,但还没有生动的事例。我想用《列子·汤问》中的几个经典故事佐证一下。
郑国乐师,师文,水平已经很高了,然而他听说有人弹琴能弹得鸟儿闻之空中飞舞,鱼儿听之能水面跳跃,他就又去拜鲁国乐官师襄为师。
数年后,他的琴声已经能将四季转换:春天的时候,他悲凉的琴声响起,忽然刮来阵阵带有凉意的秋风,草木都结出了果实;面对秋色,他柔和的琴声响起,温暖的春风徐徐回荡,绿树青青,鲜花芬芳;夏日里,他激越的琴声响起,霜雪交加,河水凝结;冬日里,欢快的琴声响起,烈日当空,坚冰融化。乐曲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又来个大总结,顷刻之间,祥和之风徐徐而吹,彩云缤纷,时隐时现,甘露清凉,自天降下,清泉涌流,甜美如醴。
这是什么水平?孙悟空啊!当然是夸张,但是夸张中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如火纯青的音乐表达手法,惊为天音!
小伙子薛谭,很有些天赋,跟着秦青学唱歌,自认为唱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去走走穴了,便想告辞。老师并不阻拦,还在郊外为他饯行。这个时候,老师自弹自唱,悲壮的歌曲,响亮的歌声,振动林木,直冲云霄,连天上在飘动的云彩也停止不动了。薛小伙听得呆了,立即向老师认错,还要继续学习呢!
秦老师估计是故意留了一手没教,天上正在行走的云不动了,想必也是巧合,因为声音和云彩属两种不同的物理范畴,不可能相互影响的。但秦老师的美声唱法肯定是高难度的,一定吓住了薛学生!
下面是古老而又新鲜的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著名音乐家伯牙先生,善于操琴,而著名音乐评论家钟子期却善于听琴。看两人如何默契。伯牙弹琴,这个时候他想表达的意思是登临高山,钟评论家马上激动地赞叹说:妙极,妙极,高山啊高山,这山峰直插云霄,和泰山一个样子!伯牙见此,悄悄地把琴声表达为滔滔的江水,钟评论家马上又拍手:妙极,妙极,浩浩汤汤,无边无际,跟长江黄河一个样子!总之,凡是伯牙心里想要通过琴弦表达的,钟评论家一听琴音,就知道得清清楚楚。
音乐的神奇,神奇的音乐人,古代已经登峰造极。
我曾经在好几个场合看过编钟表演。尽管规模不一样,乐器仿制的水平不一样,表演者的水平也不一样,但是,当你看着那些倒垂的编钟,叮叮当当,《春江花月夜》等等古曲,在乐工的轻轻敲击下,时而发出清脆明亮而又悠扬的高音,时而还伴着浑厚深沉的低音穿插,主旋律、和声,层次清晰明朗,顿觉精妙神奇。
第一次到丽江时,我就被纳西古乐所牵引。大幕拉开时,台上坐着数排老琴师(不少为白须白发飘飘的耄耋老人),老琴师们操着手中的老乐器(据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还有古老的曲调(有不少为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曲子),一下子将所有的观众征服。台上背景板后,有一排老人的黑白大照片悬挂,那些都是已经去世的纳西古乐琴师们的遗照。一场音乐会听下来,虽然没有完全理解,但思绪几乎都随着整场演出而沉浸在纳西古今交错的时空中。
音乐将我们的时间长度拉长了,长到数百万年的原始蛮荒社会;音乐将我们的空间广度拓宽了,宽到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太空,以及人类的精神空间。
音乐的能量巨无霸!
陆 冷清寂寞时,可以表现
出一个人的修养功夫
是人就容易犯错误,而促使人犯错的最大原因,莫不在于看不清事物,或主观,或片面,有东西把我们的心给遮掩了。没有遮蔽都还要犯错呢,何况心有各种各样的蔽,黑白颠倒的事也在所难免了。
荀子老师很全面地帮我们分析了蔽是怎么造成的:心之所好能成为蔽,心之所恶也能成为蔽;只看到起始能成为蔽,只看到终结也能成为蔽;只看到远处能成为蔽,只看到近处更能成为蔽;博学有可能成为蔽,浅薄更能成为蔽;泥古不化是蔽,知今不知古当然也是蔽。
这样的例举太多了,一句话就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差异的,有差异就会互相形成蔽塞,这是人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思想方法上的偏颇,坏处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一般人都会学得中庸一些:不特别喜好一样东西,也不特别憎恶一样东西,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强调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远,不过分博大,也不过分浅近,不泥古,也不薄今。也就是说,他们考虑问题,要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排列出来,在中间建立一个正确的标准。说中庸也好,说适度也罢,人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减少错误。
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实是有方法的,那就是三个字:虚、壹、静。
虚,就是虚心。
按我的理解,这有两个层次。
其一,把心腾空,以便能装得下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生活中常用的容器:一个是一斤装的酒瓶,一个是半两装的酒杯。我们喝白酒为了表现自己能喝,往往喜欢小杯,越小越好,往半两杯里倒一点点,差不多就满了。反过来,如果将半两酒倒入空的酒瓶,那么,它只是一点点,最多二十分之一,想要把酒瓶装满,那就要注入二十杯小酒。这里头就有一个生活哲理了,小的容易满,而大的不容易满,不容易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酒瓶容量大。如果我们能常怀酒瓶之虚心而又有酒杯之忧满的话,那我们就会少犯不少错误。由酒瓶和酒杯两个容器可以类推出去,总之,是小和大的关系。把酒瓶腾空,就能装很多酒杯里的酒。
王阳明对他的学生黄直说:写文章思索并没有坏处,但写完了还常记在心里,就会被文章所牵累,心中有一个东西,这就不好了。
其二,把心夯实,不因为已经获得的而妨碍将要接受的新东西。人容易犯错,从一个角度讲是无知,而无知最大的原因是,只坚持和固守已有的东西,不去接受新鲜事物。他总以为,他已经很有知识了,能力很强了,他就是第一,这个单位这个部门这个行业,他就是老大,殊不知山外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这些成语大概都是针对这种人的。从表面上来说,他未必不知道这样浅显的道理,但事实上他就是拒外,从内心拒外。人一生的最大罪过,除了自私自利外,大概就是自以为是了。比如,我们常常会遭到别人各种程度的攻击,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反击,反击攻击者的缺点和错误。其实,哪个没有过失,假如苛求只有没有过失的人才有资格指责自己,那么我们终身就听不到别人的指责了。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指责过自己的人,因为是他们给自己带来了益处,至于他本身有没有错误,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计较呢?
把心腾空和把心夯实,角度不同,道理都一样,都是要虚,虚心。
壹,就是专一。这个专一和前面学习的专一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深入。
前面分析了虚的两个层次,这其实是解蔽的大前提,也就是说,你第一步必须虚心,但虚心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成功了,它还需要壹,专一了,就能认识全面。
打个比方。青原惟信禅师在法堂上,对众门人说: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参禅时,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待到后来,参禅悟道后,见山反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而今三十年过去了,身心已老,该休歇时,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专一,大概就类似于禅师的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因为他已经从一高一低自然境界山水的矛盾状态,进入到扫平高低不见自然山水的融合状态了。
释迦牟尼在山洞结跏趺坐,身无遮蔽,不避风雨,全体放下,摒除一切,从一日一食到七日一食,形如枯木,苦行六年,最后在菩提树下才有了彻底的醒悟。这样专一的程度非佛而不能有。所以,后来的悟禅修禅,都必须要求专一。
有一天,沃尔斯索普的一棵苹果树上落下一个苹果,恰巧砸到了牛顿的头上,他就想,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而不向上去呢?这基本上是个傻问题,可是牛顿不这样想,他在结合他的研究想原理,终于,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所以,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这样的专一故事,专一才是他们成功的前提。
如果单纯从数字讲,能够掌握“一”的人便能获得“万”,一味追求“万”的人必然失去“一”,这是一对辩证关系。
静,就是平静。
静是更高一层次的。有了虚,有了壹,还要静,这样才能达到透彻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更多的修练。
冷清寂寞的时候,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功夫,因为红火热闹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制力量。
哲学大师王阳明告诫他一个叫刘君亮的学生,因为他要去山中静坐。王老师对他说:你如果用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探求,反而会养成骄傲懒惰的习气,你如果不厌弃外物,又去静中存养,那就是好的。
那么,如何静中存养呢?依我的理解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要和自己的内心斗争。明人吕坤说,我们的身外有五个强敌:声色犬马,钱财利禄,名誉地位,忧患艰难,太平安逸;我们的内心也有五个强敌:憎恶愤怒,喜乐爱好,牵缠踌躇,狭隘争躁,积习惯癖。我们整天都会被这些内外的敌人扰害得神魂颠倒,需要勇气和强有力的克制才不会随波逐流。
其次,要学会舍得和放弃。这仍然属于人内心方面的。吕坤继续深有体会地说:我活了五十年,才体会到“五不争”的真味,有人问什么是“五不争”,我说,不和聚敛财产的人争富,不和醉心仕途的人争贵,不和夸耀文饰的人争名,不和怠慢轻傲的人争礼节,不和盛气凌人的人争是非!看看嘛,整一个不求上进的与世无争。可是,这样的与世无争,已经进入到上面那禅师的第三境界了:仍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因为他看透了事物的本源。
对于静中存养,王阳明也有精辟的解释。有一天,王先生和一群朋友游会稽山。一朋友指着岩石中的花树问:先生说心外没有事物,像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先生说:你没看到花时,这花同你的心同处于寂静状态;你看到这花时,这花的颜色一下显现出来,由此可知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心内心外,是相对辩证的。
好,现在让我们又回到荀子老师的课堂。
荀老师谆谆教诲我们:很多复杂的事情可以简单化处理,天下的事只有两种,用不对的分辨出正确的,用正确的分辨出不对的。这其实说的还是方法问题,有了是和非这两个参照物,才能非察是,是察非。
虚。壹。静。如果把它们当成人生修养必不可少的环节的话,还有一个词应该可以联系在一起:忏。忏,肯定连着悔,两词相联,大约有三个意思:悔过;乞求宽恕;表示重新做人。
佛教里对忏悔做过这样的比喻:忏悔就像浣洗陈年垢衣,一旦洗干净,可还衣服清白洁净,如同百千劫中,积下许多不善业,依靠佛法的力量思过,可以在一日之内将过错消除。
虚壹而静而忏,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完整很多的。
本文所引《荀子》按顺序索引如下:
1.《劝学》;
2. 《修身》;
3. 《非相》;
4. 《天论》、《礼论》;
5. 《乐论》;
6. 《解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