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期  
      读死经典
《容斋随笔》:政治领袖的“红宝书”(下)
陆春祥

 

        74卷的《容斋随笔》,在宋朝就是一本畅销书,而且一畅销就是四十年。

  是什么让作家洪迈坚持四十年写一部书?当然是他的兴趣了。宋代笔记达于极盛,题材极为广泛,洪作家自幼就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博览群书,天资聪颖,最重要的是,他能“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明李瀚)。真是天文地理,鸡毛蒜皮,什么都有。

  此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得到了孝宗皇帝的支持。孝宗皇帝也很爱看他写的笔记,这就等于说,洪迈的创作得到最高领袖的承认。而得到了政府的承认,这就好办了,什么难事也没有,书还畅销。皇帝应该没那么多的读书时间,他选中要读的一定是能帮他治国安邦的。历朝历代兴亡事,我朝必须借鉴啊!

  难怪毛泽东一生钟爱,他临终前十三天还在读《容斋随笔》。除了领悟经国济民的道理之外,更将其当作一种思维的享受,远比看那些无聊的影视有趣多了。

 

伍 看冗官是如何产生的?

 

       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有一天,洪迈发牢骚讽刺本朝死板的人事制度。他愤愤不平地向我们投诉。

  我因为大礼恩泽,要给一岁的儿子保官,材料送到中央组织部门后,他们把材料转给我所在饶州的有关部门,并要求我在保官的材料内说明以下问题:被保人有没有刑事犯罪记录;是不是曾经补官过又被罢免了。我只好把这些材料补齐交给他们。不料想,中央组织部门又要求我说明:被保人和保人是什么亲属关系?你们说好笑不好笑,组织部门的官僚化居然到这种地步,我们是亲父子,而他们却问我是什么关系?我的儿子是个一岁的幼婴,而他们却问他是否曾经做过官犯过罪!真是让人笑破了肚皮!

  大宋的中央组织部确实要批评,这样简单的事却需要这么多的繁文缛节,真让人不通气。但组织部门也有苦衷,他们也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认真,有些官员混水摸鱼怎么办?读者马上会反问:连一岁的孩子都要保官,难道当官就是你们官员之家的专利?确实是这样,大宋王朝有个“荫子”的规定,这个“荫子”就是,高级官员的子弟不经过学校的考试就可当官,有些甚至怀抱中的婴儿就委派了,就如上面洪迈的儿子一样。范仲淹看不下去了!他做宰相的时候就进行了小改革,注意,是小改,不是大改,大改他绝对吃不消。他只是淘汰了少数官员,限制“荫子”的数目,这种限定是:要求确实有儿子(想必没儿子的也拿亲戚冒充),而且必须年满十五岁才做官。但就是这小小的变动,就引来了大不满,范只有立即辞职。改革不能触动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就如洪迈,也算开明人士了,可是,大家都可以享受的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不仅如此,你们做得不对,我还要批评!

  为什么这么说洪迈呢?因为他也常常这样批评前朝的事情。他说,自汉朝以来,官员的冗滥到了极点。如新莽未年更始刘玄做皇帝的时候,有“灶下养,中郞将,烂羊头,关内侯”的歌谣,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西晋赵王伦时有“貂不足,狗尾续”,北周时有“员外常侍,道上比肩”,唐武则天时有“补阙连车,拾遗平斗”,这些谚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实际情况的反映。到了唐中期以后,官员更加泛滥,张巡在河南杞县时,才率领一县一千多兵马,大将就有六人,而且官价都是开府特进之类,也就是说级别都挺高的,但大将军的凭证只能换取一次醉酒的钱,非常的不值钱。唐德宗避难奉天,有个家僮叫黄岑的,因为大力战斗,立即被封为渤海郡王。到了唐僖宗、昭宗时,于是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的谚语了。周行逢占据湖湘一带时,他的境内有“漫天司空,遍地太保”之说。李茂贞在陕西做官时,内外掌管钥匙的人,也都是司空和太保。

  由此说来,洪先生对冗官泛滥也是非常有微词的。他也看不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干吗要弄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官员到底干些什么呢?

  我读《梦溪笔谈》时,发现了很多能回答上面疑问的例子。其中一则“墨浸字”是这样的:从前的校书官很多都不用心尽职的,只是拿本旧书,用墨汁随便涂抹一个字,再把那个被涂掉的字写在旁边,以应付每天的工作量。自从设置了编校局后,便规定只能用红笔圈字,并且要在卷末写上校书官的姓名。

  什么叫混日子?这应该是一个比撞钟更经典的例子。因为薪水不是很高,因为每天面对的典籍浩如烟海,因为有许多典籍自己不感兴趣,但是呢,这个班不能不上哪,不上就没地方领薪水,不做这个工作,自己十几年或者几十的书是白读了,于是只好这样做了,有时认真点,还会细细看一看,碰到困时厌时不高兴时,那就随便点一个吧,反正也不用负什么责任,反正大家差不多都这样干,前朝的经典干吗要去动它嘛。

  这样说下来,肯定要说到官员的制度了。这个话题我没有太多的研究,我只想说两件和这个相关的。

  一是致仕。也就是退休。有许多朝代退休并不是到了六十岁就退了,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像沈德潜,考试就差不多考了半个世纪,考上了已经快七十岁了,你说该怎么退?还有,有的官员,身体好,可以继续干,不是说到了58岁,一定要从副厅级官员退下来做巡视员的,你如果精力充沛,又有很多想法,把一个部门治理得很好,那是可以干到干不动为止的。也就是说,老官员减少的速度和新官员增加的速度不是正比,加上官员的各项条件总要比一般人优越些,特别是医疗条件,因此,官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官年。什么叫官年呢?这是宋代特有的。宋代士大夫叙官进位的年龄,有所谓“实年”和“官年”的说法。平民初次应举,一定要虚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凭少壮年岁的条件向富室人家求婚。而位居公卿品官的人,要荫补他的子孙,想让他们尽早登入仕途(因为有许多都还在幼童期),一般要多虚增年龄,有的要加好多岁数。简单说来就是,这个年龄是因为工作需要可以适当加减的。这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这个人明明七十多岁了,可以退休了,但他实际年龄远远没到,那个人看看履历表只有五十多岁,却已经六七十了,老态龙钟,工作根本干不动了。这种事情明显属于弄虚作假,政府绝对不允许,所以,要做也只是潜规则,所以你要在正宗的史籍上查到是很难的,这也是洪迈先生告诉我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批量官员的薪酬是由哪里支出开支的,这显然很弱智,当然是国家财政。各朝各代的财政状况有好有差,官员的待遇自然也有好有差,可是,不管如何,政府要靠大量的官员来运转国家机器,那么待遇自然不会太差,否则谁来给你卖命?另外,掌握权力的官员们一般也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我为百姓工作得辛辛苦苦,创造了这么多的价值,吃点喝点拿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嘛。

  说了这么多宋朝的事情,问题真的很多,但当权者难道没看到吗?绝对不是这样的。宋太宗赵光义,从他兄弟赵匡胤手中接过大宋江山后,就弄了个《戒石铭》,想让官员永久铭记。这四句话我们许多官员都耳熟能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我的理解,他突出和深化了最主要的三层意思:第一,百姓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不要搞反了。以为你在为百姓工作,以为你有多大的能耐呢,你吃老百姓,喝老百姓,你们就应该是百姓的公仆,什么叫公仆?就是大家的仆人。怎么做仆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第二,这个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一分一厘汇聚起来的。纳税人起早贪黑,纳税人节衣缩食。不错,你也是纳税人,你想对了,如果你经常这样想,你就会对这个钱珍惜了,十分地珍惜,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栋楼,你不会那样做的。第三,要发自真心的对百姓好。既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既然是分分都来自不易,那么,就应该敬之爱之抚之惜之,上天时刻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呢。

  还要再叉开一下。前几天,我在读《太平广记》,看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县官:唐朝的时候,浙江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刚上任,就向里正打听,一钱能买几个鸡蛋?里正说:三个。夏县令就将十千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三万只鸡蛋。他对里正说:不要把鸡蛋给我,将鸡蛋拿去让母鸡孵小鸡,能孵三万只小鸡,过几个月小鸡就长大了,帮我把鸡卖掉,每只鸡卖三十钱,半年之间,可得三十万。然后,夏县令又问里正,一钱能买几根竹笋?里正说,能买五根。他又将十千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五万根竹笋,又告诉里正,他不拿走竹笋,让竹笋长在竹林中,到秋天,竹子就长大了,每根能卖十钱,一共可得五十万。可能是夸张了,但贪鄙无道的形象却栩栩如生,你能保证他身上没有这样官员的影子?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很希望它就是观世音传给唐僧的紧箍咒。这个咒如果灵了,那么,上面一些关于官员的问题估计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陆 科举复习班

 

       在科举的历史上,如果能一次中举,或者连中三元,那一定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纵然如广东的谢启祚,考上都九十八岁了(我还是比较怀疑他能坚持这么久的),也仍然狂喜,第二年还到京城会试,乾隆帝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不是我朝的盛事是什么?特授国子监司业!假如首次应试就中举,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所以说,历朝历代,那些举子差不多都是进过复习班的。

       这里说一下白乐天和元微之。他们两个曾经同窗,一起在复习班里努力学习,将科举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中举以后,白居易写给元稹一首诗这样回忆说: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他自己注释说: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考试,想了许多的复习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他们共同搜集考试的范文,各种各类的,历朝历代的,总共收了数百篇,每篇都用细锋细管的毛笔抄写,编扎成册,带在身上去参加考试。考试后,料想得益非浅,两人于是相视而笑,称之为“毫锥”。

       他们这样的做法有三点值得说道。

  一是在成功中找寻规律。考试既然是八股文,那就不允许有太多的创新,尤其在形式上,你不可能突然创造一个,起合承转,都是有规定的,因此,那些写得比较好的,就有规律可以循了。二是讲究题旨情景。范文应该数不胜数,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对本次考试有用,那还是有讲究的,这就需要研究,研究出题者的心理,研究当时的时事,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参考的形式。那时的考试,还是比较开明的,基本上是开卷,要求独立完成,还是要多靠平时的努力,考试时间也很人性,中间可以吃饭休息。否则,他们编的范文本带不进考场,那功课就白做了。

  白居易他们算不算作弊?不算,唐朝考进士,可以带书和燃烛。但把范文微写成册,如微雕大师,数百篇的文章,操作起来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耐力。从没有记载说他们这种方式是作弊,也许这种把范文编排在一起记忆背诵,以提高命中率,在唐朝就是一种公开的做法。只是说,白居易他们把这样的方法做到了极致。考生携带的复习资料有限,自然要选择一些最有用的,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不知什么朝代的某木佗考生,他将一些范文都写在长袍子的里子上,监考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偷看范文,天知道他抄了些什么,后来被揭穿,监考官将他的长袍脱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一大片,很是滑稽。

  估计是白居易元稹他们这种做法切实可行,因此,许多复习生都像他们一样做好这方面的功课。而且,白元们的复习资料,也引得众考生争抢。若干年前,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策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那些考进名牌大学的同学,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同学,动员他们将复习资料捐献出来,以供学弟学妹们吸取真经,活动一开始就火得不得了,最焦急是那些家长,他们千方百计想弄到这些资料,他们以为,有了这些宝典,他们也更容易考进名校。因此,有聪明的出版商,干脆将白元他们的习作编成了书,就如同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选》。白元习作被编成了四卷,名字叫《策林》,其中《策头》和《策项》各有两道,《策尾》有三道。此外还有,《美谦逊》,《塞人望》,《教必成》,《不劳而理》,《风化浇朴》,《复雍熙》,《感人心》等等,总共有七十五门。也就是说,白元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平时练习的作文,都成了考生们的经典。

  事实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只有考生自己知道。有学生曾经和我说,高考作文是根据哪一篇范文模写的,然而,从来没有发现有高分甚至满分的。因此,白元他们的习作被当作范文竞相模仿,估摸百分之一有用已经非常幸运了,白元都是少年及第,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学就可以学到的。

  复习班的存在是个客观现象,只是人们不太关注,习以为常而已。但是,后来有些统治者已经清醒地看到,一考定终身,肯定有许多不可克服的弊端,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改革。

  宋太宗雍熙二年,已放榜公布新进士179人。这个时候,有人打抱不平了,说在落选的士人中,肯定还有许多有用之才。宋太宗开明得很,他想,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也不完全造成一考定终身哎,于是下令,那就再考一次吧,再给这些人一次机会,毕竟要三年一次嘛,大家都不容易。于是,第二次考试,又选得76人。这次考试中,有个叫洪湛的文采遒丽,皇帝特意升他为正榜的第三名,你看看,这个洪进士可是一步跃过龙门噢。

  考试制度也是可以改变一下的嘛,我皇家不就是选拔人才吗?然而,一切的一切,标准的标准,都要以皇帝我来制定。

  然而,有一个悖论却是从古到今不可改变的事实,每次考试都会留下不少的遗憾,许多真才实学如蒲松龄们都会落第,即便陆游同学考得第一,但你列在秦桧孙子名前,那就不行!虽然,那些史上的状元们,没有多少成就卓著或者在文学史上留有显名的,尽管如此,考的人仍然乐此不疲,并以此为终身奋斗目标,于是历朝历代的功名复习班生意一直很好,考生们基本不用做思想工作,不用扬鞭自奋蹄,一颗红心坚持到底。复习生于是大量增长,这一批复习生成功了,又将下一批人挤进复习生的课堂。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以至于复习班成了复习班经济,成为了一种兴旺的产业,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文才,济济一堂,其乐融融。

  对那些士人来说,活到老,考到老。不在考试的海洋中游到成功的彼岸,就在考试的海洋中淹死,死无葬身之地。

 

柒 周武王的十七戒

 

       周文王生了个好儿子啊!

       武王(姬发)刚上任三天,立即召集下属开会。他问大家:有没有保存下来的,可以永远指导我们周朝子孙后代的古代规约和行动方法呢?大家都摇摇头,说没见过哎,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东西。

       武王于是很郁闷。这时有人出主意了,我们把姜太公找来问问吧,他老人家懂得多。姜尚一来,武王就很谦虚地问:您老人家看见过黄帝、颛顼的治国方法吗?太公说,我在《丹书》上好像看到过。大王如果想听,请您斋戒三天。武王太高兴了,果真有高人呢。他立即斋戒。

       三天后,姜太公很庄重地给武王讲起了先王的治国之道。这些治国方法,大概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意思是说:干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努力,绝不能懈怠,努力超过懈怠,就会吉祥,永世长存;懈怠超过努力,就会偏差,就会歪门邪道,最终灭亡。第二层意思是讲:对天下百姓要怀有仁义之心,绝不能有过多的欲望,仁义超过欲望,顺利;欲望超过仁义,凶险。总起来讲,靠仁义得到国家,用仁义保护国家,就会有百世不变的江山;靠不仁得到国家,用仁义保护国家,就会有十世江山;靠不仁得到国家,用不仁不义去保护,祸害马上就来了。大王您说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规约,大概就是这些吧。我记得不完全,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武王听完姜太公的话,真是如遭雷击,醍醐灌顶,胆颤惊心。散会后,感慨万千,思如潮涌,马上书就《戒书》若干。这些座右铭一共十七条,贴满了他的办公室及卧室及随时能看到的地方,日日提醒,时时警惕。

       首先是他办公室的四周。左前方的铭为:处在安乐之中也一定要谨慎勤勉!右前方的铭是:没有让人后悔的行为!左后方的铭这样激励:时时记住自己的错误行为!右后方的铭则更具深义:一定要高瞻远瞩,不能只顾眼前!桌子上的铭文很实在:少说话,多干事,言多必失!

       然后是他住所的角角落落。门口柱子上的铭文这样贴着:不要认为自己不残忍,那会导致残忍的发生;不要认为自己不会危害国家,那会导致大祸;不要认为自己没做伤害人的事情,那会对人有大伤害。门框上的铭文则如此告诫自已:人的美名积累需要一辈子时间,而失去美名却只要一件小事;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和勤劳,能说他聪明吗?一个人不经常反思自我,能说他自审吗?风吹来的时候,一定会使树摇摆,即使圣人,也要防止风吹树般的干扰。窗子上也不能空着,正好睡前可以提醒:一定要遵从天时,一定要利用地利!

       连他卧室里也都贴了不少。早上起床就要用的盥盘上这样刻着:与其被人所溺(陷害),还不如溺于深渊,溺于深渊,还有机会游出来,被人所溺,那就没得救了!每天要照的镜子前这样写着:事前有所预见,事后有所思考!

       姬发认为,这样日日戒勉自己还不够,还要时时。于是,他在帽子的飘带上这样写:火灭后一定要检查一下盛水的容器,常常谨慎提防,才会平安,平安才会长寿!他甚至在鞋子上也写着铭文:不能贪食,不能多喝酒,能逃则逃,如果过分了,一定要自我惩罚!周朝的君臣关系估计是相当的融洽哎,下属都敢灌他的酒呢。

       姬发文武双全,他当然还要带兵呢。于是,在剑上也刻有铭文:带上它的时候,行动一定要合乎道德,合乎道德就会兴旺,违背道德就会崩溃!纣,你如此无道,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拉弓的时候也能看到铭文:人要能屈能伸,不要忘记自我反思!如果战斗,矛一伸出,照样有格言勉励:如有瞬息的不能容忍,就会终身铸成大错。

       当然,姬发知道,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否则一切等于零!于是每天锻炼身体不离手的手杖上写着:什么时候最危险?挫折而愤怒时;什么时候会失去常道?贪图物欲时;什么时候会记性不好?富贵最容易相忘!每天,固定的小道上,拐棍笃笃响,戒条心中扬!

       周武王把他一个人听到的,活化成十七条座右铭,告诫后世子孙!事实上,姬发也很有作为,不仅灭了无道的商纣,还创建了繁荣昌盛的西周王朝。据说,当时,他所向披靡,讨伐了99个国家,共有652个国家向武王臣服!够厉害了吧,你能说他的成功和十七条自戒没有关系?

       谢谢刘向、黄庭坚和洪迈先生向布衣我提供素材。

 

捌 高帽子和怪眼睛

 

       标题中两个词组都是比喻。

       先说高帽子。以前我做老师的时候,讲古文常要讲到谥号之类。这个大家都懂的,就是盖棺才能论定。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必须要有突出贡献,皇家之类的就不用说了,那是他们家祖传,无论好歹,都得给一个。有趣是谥号的变化,从一个字到后来数个字。而且,从变化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某些印记。从这个角度说,谥号带有明显的社会学特征。

       洪迈说,唐朝皇帝们的谥号,经过三次的加封,从唐高祖到唐明皇,都是谥七个字。唐代宗是四个字,唐肃宗、顺宗、宪宗都是九个字,其余都是五个字,唯有宣宗竟然谥了十八个字,曰: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宋朝的皇帝,都是谥十六个字,唯有宋神宗谥了二十个字:体无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

       前面说了,皇帝死了,功劳大大的,对继任者来说,加多少字都不为过,唯恐汉字不够表达后辈的心意。而且,绝对是选上好佳词,仁、德、英、烈、孝,等等,等等,必须的。

       不仅仅是皇帝。统治者觉得有用之人都应该这样加封。乾隆后期,大清的日子慢慢不好过起来了,每当有动乱发生,皇帝都要给关羽的封号加两个字,以求迅速平乱。因为他们寄希望关老爷手上那柄长刀啊,求求他,显显灵,横刀立马,那些反叛之徒还不秋风扫落叶?于是,到了光绪五年,关羽的封号就变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数数,26个字。真是够大方的,护国保民,没有错,关羽自己想想也应该承担这样的职责吧,只是护谁的国呢?估计关羽自己也弄不明白。

       这些绝美的形容词,一个一个加上去,我把它看成是一顶顶的帽子,每一个词都是一顶漂亮的帽子,一顶一顶加上去,有的是一字一层,有的是两字一层,总之,帽子戴得高高的,大概有十多层。高帽子,我读小学的时候最早见到,一个或几个“地富反坏右”分子,头上戴着高耸的白帽子,许多是报纸糊糊的,尖尖的,后面跟着一群红卫兵,喊着打倒谁谁的口号。后来,一些宾馆饭店里的厨师都规范地戴着高帽子,特别是法国大厨的高帽子,挺有喜剧感的。只是,谥号的高帽就如同是一顶顶的皇冠,街上的高帽却是一盆盆的污水,无形的污辱人格的污水。虽然都很滑稽,但观众的心态绝对不一样。

       再说怪眼睛。还是做教师的时候,作文课上我经常强调的是,好文章也要有好标题,标题就是我们人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有如赵薇一样,那是很传神的。但是,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大家都认可的观点也有点老套了。标题是眼睛不错,但这个眼睛的长法却各有各的不同,并不一定要像我强调的那样,简洁而生动。让我改变这个想法是有一次读到了老杜一首诗的标题:《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数数,68个字。按照现代阅读习惯,我们标点一下: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老杜这首五言诗共八句四十个字,为什么眼睛搞得这么大,大到超过整个身子很多呢,有点不明白。也许是长期生活困顿,作品又不太好卖,版税少而又少,想在标题上出出新,增加点销量。我不知道文学史上还有多少这样的眼睛,但确实有点怪,就如同传说中的九头鸟,既然有九头,那么,十八只眼睛也很正常。只是感觉怪怪的。

       日本有一叫横尾是则的人,写了本书,书名和老杜有得一拼。耐着性子读一下:《如果明白烦恼也是迷茫也是年轻人的特点,那就不必担心。因为大伙儿都是这样长大成人的。我也曾是烦恼和迷茫的天才哟。如果认识到在没有烦恼没有迷茫的地方就没有进步的话,那只要你喜欢工作,就什么都可以做。去找吧》。日文原文含标点为114个字节。看到这个书名,我甚至有个猜测,该横写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刚刚读过老杜诗的长标题?想想,一千多年前,老杜如此创新,如果是首创,绝对是天才,那么,一千多年后,我也可以再创新一下,标题字数甚至更长,总之,我先用了,不管是十八只眼睛也好,三十六只眼睛也好。你们看了我的书,你们其实不用看我的书,如果你们中间有人胆敢再弄怪眼睛,我保证,你的书绝对卖不出去,出版社也不会给你出的,这样的事情,一辈子只能干一回!

  不放心,百度一下世界最长书名,又着实吓我一跳:2009年,印度纳米尔纳德邦,一所学校的校长创下了一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写了一本书,介绍哈里·波特的扮演者英国小演员丹尼尔·拉德克里夫,书名包含1022个单词,共由4805个字母构成,单词之间还没有标点。我傻了。

       这样两类事情连在一起说,我都不知道如何结尾了。高帽子,怪眼睛,帽子可以无限高,只要你有这个权力,眼睛可以无限多,只要你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只能想到这些了,抱歉得很!

 

附注:所引《容斋随笔》材料次序如下。

       5.《容斋随笔》卷十六《吏文可笑》;

         《容斋三笔》卷七《冗滥除官》;

          《容斋四笔》卷三《实年官年》;

         《容斋续笔》卷一《戒石铭》。

       6.《容斋五笔》卷七《元白习制科》;

         《容斋五笔》卷八《元白制科》;

         《容斋续笔》卷十三《下第再试》。

  7.《容斋续笔》卷九《太公丹书》。

  8.《容斋续笔》卷三《谥法》。

 

【返回】